qy千亿体育登录随着城市的发展,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日渐提高,机动车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,“停车难”,成了困扰群众的烦心事,也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和民生的痛点,“给城市增加车位容量”是市民的心声,
为缓解停车难问题,根据市委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,自2019年开始启动“城市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”,2022年印发了关于《六安市就业促进行动方案》等“暖民心行动方案”的通知,将便民停车行动作为十项“暖民心行动”之一全力推进。
城区振华路附近建有多个老旧小区,沿街商铺也不少,由于修建较早,道路狭窄,两侧没有办法施划停车位。市局统筹谋划,在丽康路以西分别修建了振华路南侧和北侧停车场,设置200多个停车位,有效缓解了周边多个小区的停车难问题,尤其是停车场的智能洗车、充电等配套设施,更是受到了市民的欢迎。市民严家磊表示:“第一个我们进出方便,现在有ETC扣费了,进出不用停车,费用直接就扣掉了。另外一个位置方便了,我家就住在后面,而且这个停车场优惠力度比较大,基本上一个月花不了多少钱,还有充电,洗车都非常方便。”
六安城区现有汽车保有量约243163辆,现有停车泊位数约307084个,停车供给比例约为1.26,供需基本平衡。市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,由于停车泊位供给分布不够均衡,仍然存在区域性、结构性、时段性的停车难问题,比如我们的商业区、老旧小区、学校上放学高峰时段等,停车难现象依然存在,将从加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、强化城市停车设施管理、加强规划引导和配套服务、加强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推进便民停车行动。
根据市政府办《关于印发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清单的通知》要求,依据《安徽省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技术导则(试行)》并结合六安城区实际,市局牵头组织编制《六安市中心城区停车国土空间专项规划》,在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,形成规划初稿。
深挖城区潜力,有序推进停车设施建设。2022年,利用专项债资金新建公共停车场8处球友会注册、新增泊位724个。同时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资,积极推进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,目前已建成公共停车场充电站点10处、充电桩88个。利用有限空间资源,拓展“向上要空间”的发展思维,围绕政务服务中心、医院等群众停车需求最迫切、矛盾最突出的重点区域,建设8栋立体停车楼(新增泊位1948个),着力解决区域性、时段性、结构性的停车供需矛盾。
优化停车服务管理。加强智慧停车管理,将城区53条道路4267个停车泊位、3个公共停车场338个停车泊位纳入智慧停车平台实行统一管理,按照“路内高于路外、地上高于地下”的原则,通过发挥价格杠杆作用,提高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率。设置ETC无感支付22处,公共停车场及道路临时停车泊位ETC支付占比达20%。完善智慧停车平台建设,按照便民停车行动方案要求,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平台与皖事通平台深度融合。制定优惠措施,公共停车场推行月票优惠措施,及时调整新能源汽车停车收费标准,将免费停放时间由原先的道路“30分钟免费”和公共停车场“40分钟免费”调整为“当日首次2小时以内免费”。畅通市长热线、百姓畅言、信访投诉、市“重畅决”平台等群众监督渠道,方便群众监督和反映问题,并对处置、整改、反馈情况进行跟踪,做到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落实。
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停车服务,市局多措并举,进一步加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,推进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,理顺停车政策、布点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、经营各环节关系,严格落实新建配建标准,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不低于1:1.1,新建配建停车泊位9.1万个以上。新建医院、商场等公共建筑,按每百平方米不低于1.2个车位配建,新建配建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以上。结合老旧小区等改造,充分挖掘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空间,改建扩建停车泊位900个以上,利用已有城市广场、公园绿地、医院、车站、中小学校操场及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,新建改建公共停车泊位4000个以上。推进停车设施资源共享,鼓励公共建筑、居住区等停车设施“错时开放”,盘活共享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。动态调整路内停车泊位,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00个以上。
加强车位管控力度,强化城市停车设施管理,建立统一的城市智能停车基础信息服务平台,加强“动态”交通与“静态”交通良性互动,实现无感收费。健全停车管理机制,实行“分区、分类、分时”等差别化停车收费。强化非机动车停放管理,持续开展非机动违规行驶和乱停乱放整治行动,教育引导市民严格遵守交通法规,文明出行。完善停车场充电设施。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%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,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35%,逐步扩大设置比例,推行“临近车位共享”“多车一桩”等新模式。支持停车场多元经营,在不减少车位的前提下球友会注册,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、便利店等便民设施。大力推进停车场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,利用可再生能源充电。
鼓励社会资本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参与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。打造优良营商环境,优化公共停车设施项目在规划、立项、招投标、建设、经营等环节的审批程序。对小型停车设施,项目和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停车设施项目实行备案制,对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室外立体停车设施项目,按照特种设备进行报批和管理。
推进便民停车行动,暖心惠民焕发新机。停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。规范停车管理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、解决好“停车难、停车乱”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。六安市计划2022年,主城区新增停车泊位2.5万个以上,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100个以上;2023年,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.5万个以上,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100个以上;到2025年,全市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0万个以上,其中公共停车泊位8400个以上,将进一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民服务球友会注册,打造宜居环境,提升市民幸福感、获得感。(范学)